隨著各地市教師招聘考試時間的臨近,備考教招的小伙伴們吹響了百米沖刺的號角,開啟了夜以繼日的學習模式。然而,面對紛繁雜亂的人物及其著作和思想,究竟該如何進行高效的學習呢?今天中公教育老師就以布魯納為例,梳理一下關于人物的學習思路。
一、著作
杰羅姆·布魯納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從而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布魯納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如《教育過程》、《教學論探討》、《教育適切性》等。
二、地位
布魯納的發現教學論與贊可夫的發展教學論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并稱為三大教學論。
三、主要觀點
(一)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布魯納作為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創始人,提出要讓兒童學習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因此主張教材編寫采用螺旋式的模式,把同一課題的內容按深度、廣度的不同層次安排在教科書
的不同階段重復出現,使得每一次重復都將原有的知識、方法、經驗進一步加深拓廣,逐級深化。為了更好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踐行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進一步探究了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基本公式、基本法則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規律,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一般原理,促進學習中的一般遷移。
(二)發現學習法
布魯納非常注重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巨大作用。他認為教育應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而“發現法”則是兒童主要的學習方法。發現法主張學習是一種過程,而非結果。其基本程序包括:識別概念、形成概念、驗證概念、分析思想策略。第一,識別概念主要是指對問題情境進行詳細分析后,提出相關假設;第二,形成概念是指把不確切的假設上升為精確概念;第三,驗證概念是指教師提供事例要求學生辨認、修正或選擇假設;第四,分析思想策略是指分析獲得概念依據的策略。
(三)課程改革運動
布魯納宣稱:“任何學科都可以用任何方式,有效地教給處于任何發展時期的任何兒童。”這一思想在當時的美國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從而促使布魯納于1994年發起了課程改革運動。
課程改革運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主動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學生主動參與教與學的過程,并對自身的心理活動做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學生從內部理解所學內容的意義,并對學習進行自我調節;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學生共享教與學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力資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將學生組織起來一起學習,如同伴輔導、合作學習、交互式學習等,從而使學生把個人的科學思維與同伴合作相結合;
(4)社會文化研究,研究社會文化背景是如何影響學習過程與結果的。
以上就是關于布魯納的簡答介紹,下面跟隨小編老師一起來做題鞏固一下吧。
【考題精煉-多選題】
1.三大教學論的主要包括( )。
A.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理論 B.布魯納的發現教學論
C.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 D.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
1.【答案】AB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教學論。布魯納的發現教學論與贊可夫的發展教學論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并稱為三大教學論。故本題選ABC。
2布魯納于1994年發起了課程改革運動,其主要內容包括( )。
A.合作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社會文化研究 D.主動性研究
2.【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查的布魯納的課程改革運動。布魯納課程改革運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主動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會文化研究。故題本選ABCD。
推薦閱讀:
2020教師招聘 | 各地市教師招聘公告 | 河北教師招聘公告匯總 | 河北教師招聘考試題庫 |
教師招聘筆試輔導課程 | 河北教師招聘考務解答 | 點我加入教招交流群 |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