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研究的價值
(一)宏觀角度的研究價值
從宏觀角度看,其研究價值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超越日常教育經驗
人類有關教育的認識大概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日常教育經驗,另一種是科學的形式,即“教育學”。教育學是對日常教育經驗的一種歷史性超越。教師只有通過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去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教育經驗,才能將其納入到對教育的科學認識之中。
2.科學解釋教育問題
教育學對教育問題的科學解釋是有理論依據的,而不是直接建立在感性經驗與判斷的基礎之上的,因而是一種科學的解釋。
3.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
教育學研究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促進教育理論知識的增長,而且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實踐。教育學扮演著一種“中介”或“橋梁”的作用,溝通著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
(二)微觀角度的研究意義(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
從微觀角度看,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有:
1.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并不為人們的主觀意志所轉移。教育學系統地剖析了教育現象的不同層次和各個側面,揭示了教育領域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學習教育學可以使我們逐步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觀,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我們投身教育實踐的自覺性、積極性與預見性。
2.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教育學,對于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上課有好壞優劣之分。一個卓越而成功的教師正是借助教育學的理論,睿智、敏銳地觀察課堂上學生心理活動的脈搏,恰當地利用科學的教育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點燃”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活潑,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3.有利于掌握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而且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并且把兩者辯證統一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不良影響的“抵御”與“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培養目標。
4.有利于構建教師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實際技能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既是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與技能技巧、適應教師職業需要的必要條件,又是教師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煥發創造精神的根本保證。正如一個缺乏堅實歷史基礎知識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考古學家一樣,一名沒有深厚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既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又需要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還需要系統的教育學科知識。只有三者兼備一身,合理優化,才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5.培育創新精神,積極投身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就是要把教育發展過程中舊的、不合理的部分如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變得適合社會發展。教育學總結教育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因而對教育改革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想要更多河北特崗教師考試相關知識點,點擊查看>>2021河北特崗教師閱讀資料頻道
2021特崗教師 【點擊咨詢】 |
河北特崗歷年考試公告 | 特崗考試題庫匯總 | 特崗考試備考資料匯總 |
2021河北特崗筆試課程 | 2021特崗教師體驗課 | 點我加入特崗交流群 |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