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鳳求凰》讓我們知道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一篇《孔雀東南飛》讓我們了解了焦仲卿和劉蘭芝;一卷《漢書》流傳千古……隨著各種高科技軟件的出現,古代文學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下面,我們走進漢代文學。
一、知識介紹
漢代的文學,從文體上看,主要分為賦、散文、詩歌三大部分。
1.漢代辭賦
漢賦是在漢代涌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分騷賦、大賦和小賦。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
漢賦四大家指漢代以創作大賦出名的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
司馬相如是漢代大賦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等。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典故與其有關。
班固是東漢前期的著名賦家,他的代表作是《兩都賦》。除此之外,他還著有《漢書》。
2.漢代散文
(1)《史記》,作者司馬遷,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史記》的創作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①《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了史傳文學的先河,記敘了自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
②內容:一百三十篇,包括十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紀(帝王),八書(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諸侯),七十列傳(重要人臣);
③被稱為我國第一部“正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④與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壁”。
(2)《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
班超——投筆從戎
班昭——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東觀臧書閣,續寫《漢書》。
3.漢代詩歌
分為五言詩和樂府詩,以五言詩成就最高。
其中《古詩十九首》是五言詩成熟的標志。劉勰《文心雕龍》和鐘嶸的《詩品》都高度贊揚古詩十九首——上承《詩三百·國風》之余緒,下啟建安文學之詩風。
漢代習慣把采自民間的歌謠稱為“樂府民歌”。《病婦行》《東門行》《陌上桑》《上邪》《長歌行》《孔雀東南飛》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無窮。《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古今第一首長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